在現代醫學中,抗抑鬱藥物是治療抑鬱症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這些藥物可能會帶來一些副作用,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醫學研究表明,中醫治療可以有效降低抗抑鬱藥物的副作用[1],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療方案。
抗抑鬱藥物的分類
抗抑鬱藥物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 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SSRIs):如氟西汀、帕羅西汀等,是目前最常用的抗抑鬱藥物。
- 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s):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對於嚴重抑鬱症患者較為有效。
- 三環類抗抑鬱藥(TCAs):如阿米替林、去甲替林等,雖然效果好但副作用較多。
- 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如苯乙肼、吡咯替丁等,主要用於其他藥物無效的情況。
- 非典型抗抑鬱藥:如布比昔汀、米氮平等,具有獨特的作用機制。
每種類型的抗抑鬱藥物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機制和適用情況,精神科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藥物。
抗抑鬱藥物的常見副作用
抗抑鬱藥物雖然能夠有效緩解抑鬱症狀,但可能會引起以下副作用[2]:
- 噁心、嘔吐和消化不良
- 失眠或嗜睡
- 性功能障礙
- 體重增加
- 口乾、口渴
- 頭暈、頭痛
- 心跳加快
- 心神不寧、焦慮煩躁不安
中醫如何降低抗抑鬱藥物副作用
調理脾胃 減輕腸胃不適
許多抗抑鬱藥物的副作用與脾胃功能失調有關,通過使用健脾和胃的中藥,如陳皮、砂仁等,可以緩解噁心、嘔吐等腸胃不適症狀。另外,脾胃虛弱的人士也相對容易會感到身體怠倦、沒動力,因此改善脾胃功能也能幫助舒緩抑鬱症症狀。
改善睡眠 安神抗抑鬱
不論有否服用抗抑鬱藥物,抑鬱症患者也很常會出現失眠問題。中醫可以按體質和證候使用安神的藥物,幫助改善睡眠質量。此外,透過食療也可以達到舒緩情緒、養心安神等功效,常用於改善抑鬱症患者失眠的食療食物有蓮子、百合等。
滋陰潤燥 治標緩解症狀
服用抗抑鬱藥物後,很多時會出現口乾口渴,飲很多水都不足夠的感覺。針對口乾問題,中醫可以利用清潤的中藥或食療,緩解症狀。
調整氣血平衡 舒緩副作用
在中醫角度,抗抑鬱藥物的副作用主要是因為服用抗抑鬱藥物這樣強力的藥物後,身體的氣血平衡被干擾,因此出現不同的症狀。透過了解體質的失衡,我們可以利用中藥、針灸、艾灸或其他療法,恢復身體的平衡,減低抗抑鬱藥物的副作用對我們的影響。
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優勢
中西醫結合治療抑鬱症不僅可以提高治療效果,還能夠降低副作用,具有以下優勢:
- 減少藥物劑量:通過中醫調理,可能降低抗抑鬱藥物的使用劑量,從而減少對身體的負擔和對藥物的依賴性。
- 提高治療效果:中醫可以從整體角度調理身體,提高治療抑鬱症的效果。
- 改善生活質量:通過緩解副作用,抑鬱症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 降低復發風險:中醫治療注重調理體質,有助於降低抑鬱症復發的風險。
注意事項
雖然中醫治療可以有效降低抗抑鬱藥物的副作用,但患者仍需注意以下幾點:
- 不要擅自停藥或調整低抗抑鬱藥物劑量,必須在精神科醫生指導下進行。
- 要與醫生們建立良好溝通,在治療抑鬱症的過程中,症狀有時會有些微反覆,良好的溝通可以讓醫師更能及時調整治療,減低抑鬱症症狀的影響。
- 選擇註冊中醫師進行診治,確保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遵醫囑服用中藥,包括含有中藥材的湯水食療或偏方都有機會影響整個治療。
-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配合治療,如果有難以改變的生活習慣,建議與醫師溝通,找出替代方法。
- 定期與醫生溝通,及時反饋治療效果和副作用情況。
結語
中醫治療在降低抗抑鬱藥物副作用方面展現出明顯的幫助,通過中西醫結合的方式,不僅可以提高抑鬱症的治療效果,還能夠有效改善抑鬱症患者的生活質量。如果您或您的親友正在接受抑鬱症治療不妨考慮多方配合,一起為改善病情而努力。
[1] Zhao, B., Li, Z., Wang, Y., Ma, X., Wang, X., Wang, X., Liang, Y., Yang, X., Sun, Y., Song, M., Guo, T., Bao, T., & Fei, Y. (2019). Ca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ssris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secondary outcomes of a pragmatic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45, 295–302.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65229918312020
[2] 藥物辦公室 – 口服抗抑鬱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衛生署. https://www.drugoffice.gov.hk/eps/do/tc/consumer/news_informations/dm_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