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觀點
本文從中醫角度深入探討喉嚨痛與體質的關係,為香港讀者提供實用的止痛中醫穴位、體質食療和養生建議:
- 喉嚨痛快速止痛穴位:介紹四個中醫穴位及按摩技巧(少商穴、陽溪穴、魚際穴、照海穴),可即時紓緩喉嚨不適。
- 中醫體質分型與喉嚨痛的關係:詳細解釋四種常見喉嚨痛類型,風熱襲肺型、肺熱熾盛型、痰熱壅肺型、陰虛火旺型,幫助讀者自我判斷
- 針對性食療建議:根據不同體質推薦相應紓緩喉嚨的中藥茶飲(如薄荷葉、羅漢果、魚腥草、麥冬等)
- 真實臨床案例:分享香港中醫師蔡雪筠的實際治療喉嚨痛中醫個案及分析。
- 預防喉嚨痛復發的方:包括飲食禁忌清單及調護日常注意。
喉嚨痛是香港人最常見的健康困擾之一,特別是在天氣轉變或流感高峰季節時。一旦喉嚨開始疼痛,不僅說話困難、吞嚥不適,更會影響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許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吃西藥或喉糖,但你知道嗎?中醫對於喉嚨痛有獨特而有效的治療方法。
本文將由蔡雪筠中醫師分享三招快速止痛的中醫療法,幫助你在家就能緩解喉嚨不適,讓你重拾舒適的生活。無論你是經常喉嚨痛的上班族,還是希望找到天然療法的讀者,這篇文章都能為你提供實用的解決方案。
4種常見的喉嚨痛原因及對應中醫食療
在中醫理論中,喉嚨痛並非單一病因,而是身體內部失衡的外在表現。了解自己屬於哪種類型,才能對症下藥,達到最佳療效。以下是三種最常見的喉嚨痛類型:
** 合適的食療因人而異,進食前建議先向註冊中醫師查詢。若喉嚨痛症狀嚴重,請盡快求診。
風熱襲肺型(常見於感冒初起)
喉嚨痛特徵:一般突然出現喉嚨紅腫疼痛,或伴有咽喉灼熱感。嚴重可以出現聲嘶不能說話、高燒、頭痛等症狀。
好發人群:氣虛的人士(更容易患上感冒)
紓緩食療:薄荷葉、桑葉
(可用2至3片新鮮薄荷葉或乾薄荷葉焗水飲用)
肺熱熾盛型(常見於感冒中後期)
喉嚨痛特徵:喉嚨持續乾痛,或伴有咽喉或鼻腔灼熱感。多伴有乾咳、身體發熱、聲音嘶啞等症狀,嚴重會流鼻血,甚至鼻血不止。
好發人群:陰虛體質或經常食用辛辣或煎炸食物的人士。
紓緩食療:羅漢果、金銀花
痰熱壅肺型(常見於感冒中後期或流感「後遺症」)
喉嚨痛特徵:喉嚨痛未必明顯,多伴有黃痰和咳嗽,甚至出現氣喘或不夠氣的情況。
好發人群:濕熱體質或經常進食重口味、煎炸油膩食物的人士。
紓緩食療:魚腥草、浙貝母
陰虛火旺型(常見於慢性咽炎或長期喉嚨痛)
喉嚨痛特徵:喉嚨乾痛,痛感一般比較輕微。多伴有聲音沙啞、口乾口渴、目睛乾澀、
好發人群:長期熬夜、思慮過多、工作壓力大或月經過多的人士。
紓緩食療: 麥冬、石斛
真實中醫個案分享
劇烈喉嚨痛止痛藥無效 中藥消除喉嚨痛
患者背景:三十多歲的陳先生(化名)突然出現劇烈喉嚨痛。由於工作繁忙無法即時休息,唯有服用止痛藥紓緩。然而,即使服用強效止痛藥,喉嚨痛仍持續加劇。除了喉嚨痛外,陳先生還出現鼻塞、頭痛等症狀。為免病情惡化影響工作,他致電求診。
中醫診斷:蔡雪筠中醫師診斷後,判斷陳先生為外感風寒化熱。
治療方案:由於蔡醫師熟悉陳先生平日的體質,故在三天的處方中藥除了解表祛邪,亦加強了清熱養陰的功效。
治療過程:陳先生服藥第一天後,喉嚨痛已明顯減輕。
療效總結:服用藥物三天後,陳先生已完全康復,也無因外感而影響工作進度。
醫師分析- 體質對治療的影響
蔡雪筠中醫師認為,體質對疾病發展方向有重大影響。以上述案例為例,陳先生平素體質有鬱熱,因此即使外感屬寒性(風寒),也應考慮其化熱的可能性。若患者平素氣虛,治療外感時就應在解表的同時補氣。中醫治療疾病講究標本同治,有經驗的中醫師會推測疾病的發展趨勢,預先防止病情惡化,從而加快康復。
四個快速止喉嚨痛中醫穴位
穴位按摩是中醫治療喉嚨痛快速有效的方法之一,不需要任何工具,隨時隨地都能進行。以下介紹四個最有效的止痛穴位:
少商穴:紓緩急性喉嚨痛
位置:大拇指指甲角內側(遠離食指的一側),距離指甲角約 2-3 mm。
按摩方法:用另一手的拇指指甲用力掐按,每次持續5至10秒,重複3至5次。一般會感到脹痛,急性咽炎的人士甚至會出現皮下出血。
功效:清熱利咽,特別適合急性喉嚨痛。

陽溪穴:紓緩各種喉嚨痛
位置:腕背橈側,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凹陷處。
按摩方法:按壓或掐按約5至10秒,重複3至5次。
功效:祛風泄火,清喉利咽。

魚際:紓緩肺熱喉嚨痛
位置:手掌掌側拇指下方白肉隆起(大魚際肌)的邊緣。
按摩方法:按壓約5至10秒,重複直到痠脹感減少。
功效:清肺熱、止咳喘、利咽喉。

照海穴:紓緩陰虛喉嚨痛
位置:足內側部,內踝尖正下方與距骨相接的凹陷處。
按摩方法:按壓或掐按約5至10秒,重複3至5次。
功效:養陰利咽,特別適合陰虛的喉嚨痛。

注意事項:
- 孕婦或體弱的人士未必適合按摩穴位,建議先向註冊中醫師查詢。
- 按摩時力度要適中,不要過度用力造成瘀傷。
- 如果按摩後症狀沒有改善,應盡快尋求註冊中醫診治。
如何預防喉嚨痛「復發」(反覆出現)
體質對於喉嚨痛會否經常出現和多久會痊癒有重要影響,因此日常飲食調理和生活習慣調整對於喉嚨痛的康復和預防至關重要。如果你經常出現喉嚨痛,可以參考以下中醫師的建議:
經常喉嚨痛應盡量避免以下食物:
- 過度辛辣的食物,例如辣椒、胡椒或芥末等,會容易刺激喉嚨,加重喉嚨炎症。
- 煎炸油膩的食物,如炸雞、薯條或煎餃等,容易引起肺胃熾熱,增加出現喉嚨痛機會。
- 性熱的食物,如榴槤、荔枝、龍眼或芒果等,這些水果容易「上火」,引起喉嚨痛。
- 刺激性飲料,如咖啡、濃茶或酒精,容易使喉嚨更加乾燥或炎症加重
生活習慣建議:
- 保持充足睡眠,每天至少7-8小時,讓身體有足夠時間修復。
- 少量多次地喝溫水,保持喉嚨濕潤。
- 避免長時間說話或大聲喧嘩,讓喉嚨得到充分休息。
- 在香港冷氣房內工作時,可在桌上放置一杯水增加濕度。
- 戒煙或避免二手煙,煙霧會嚴重刺激喉嚨。
- 冷氣房內可使用加濕器,保持空氣濕度在40-60%
- 定期更換牙刷(每3個月一次),保持口腔衛生。
- 避免與感冒患者密切接觸,外出可佩戴口罩。
- 每天早晚用淡鹽水漱口,預防喉嚨感染。
增強體質的方法
- 規律作息:晚上11點前入睡,讓身體得到充分休息,增強免疫力。
- 適量運動:每週進行3-4次中等強度運動,如太極、瑜伽、游泳等,促進氣血循環。
- 飲食均衡:根據個人體質選擇合適飲食,多吃新鮮食品,減少加工食品,保持腸道健康。
- 中醫調理:經中醫師診斷後,可定期服用適合體質的中藥或針灸治療,減少體質偏性。
季節性保養建議
春季(3-5月):香港春天潮濕多雨,容易感冒。建議濕熱體質的人士多進食薏米、赤小豆等祛濕食物,避免過度進補。
夏季(6-8月):天氣炎熱,容易上火。體內有鬱熱的人士建議多喝綠豆湯、酸梅湯等清熱飲品,減少冷飲攝取。
秋季(9-11月):天氣乾燥,容易喉嚨乾痛。陰虛體質的人士建議多吃雪梨、百合、銀耳等滋陰潤肺食物。
冬季(12-2月):天氣寒冷乾燥,抵抗力下降。氣虛或陽虛的人士建議適量進補,可燉煮蟲草花、紅棗等溫補湯水。
何時需要求醫?不可忽視的警示信號
雖然中醫自我保健方法能有效緩解大部分喉嚨痛,但某些情況下必須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如果出現以下症狀,請盡快預約香港註冊中醫師或西醫診治:
- 高燒不退:體溫超過38.5度且持續超過3天
- 呼吸困難:喉嚨腫脹導致呼吸不順暢或有窒息感
- 吞嚥困難:完全無法吞嚥食物或水分
- 症狀惡化:使用中醫方法3天後症狀沒有改善或反而加重
- 聲音完全沙啞:突然完全失聲且持續超過1週
- 頸部腫塊:頸部出現腫塊或淋巴結明顯腫大
- 咳血或痰中帶血:這可能是更嚴重疾病的徵兆
特別提醒:兒童、孕婦、長者或有慢性疾病的人士,出現喉嚨痛時應更加謹慎,建議及早諮詢專業醫護人士,制定個人化的治療方案。
常見問題 FAQ
Q1: 喉嚨痛可以吃冰的嗎?
不建議。雖然冰品能暫時減輕喉嚨疼痛感,但從中醫角度,冰冷的食物會使影響喉嚨氣血運行,反而延緩康復。建議飲用溫水或室溫飲品,既能舒緩又不傷身。
Q2: 中醫治療喉嚨痛多久見效?
這取決於喉嚨痛的類型和嚴重程度。急性風熱型喉嚨痛,通常1-2天就能明顯改善;慢性陰虛型喉嚨痛則需要較長時間調理,一般需要約1週。註冊中醫師會根據病程階段開立的中藥處方,因此重要的是持之以恆,不要症狀稍微改善就停止治療。
Q3: 以上的保健方法兒童適用嗎?
大部分中醫保健方法都適用於兒童,但需要調整劑量和注意事項:
- 穴位按摩:6歲以上兒童可用,但力度要輕柔,時間減少。
- 保健茶飲:建議減量至成人的1/3到1/2,並確保材料安全無毒。
- 飲食調理:原則相同,但要注意食物質地,避免太硬或太刺激。
6歲以下兒童出現喉嚨痛,建議直接諮詢專業中醫師或兒科醫生,不要自行處理。
Q4: 可以配合西藥使用嗎?
一般中西藥都可以配合使用,但需要注意時間間隔。如果你已經服用西藥(如消炎藥、止痛藥),建議與中藥或食療間隔至少2小時,避免藥物交互作用。穴位按摩和飲食調理則完全沒有衝突,可以隨時進行。最理想的做法是在開始任何治療前,告知中醫師和西醫你正在使用的所有藥物,讓專業人士為你制定最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中西醫結合治療往往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Q5: 為什麼我的喉嚨痛總是反覆發作?
反覆發作的喉嚨痛通常與以下原因有關:
- 體質虛弱,免疫力低下
- 長期熬夜、壓力大,導致陰虛火旺
- 飲食習慣不當,經常吃辛辣刺激食物
- 工作環境不佳,如長時間在冷氣房或說話過多
- 可能有慢性咽喉炎或其他潛在疾病
建議預約中醫師進行詳細體質評估,找出根本原因,進行體質調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總結:讓喉嚨痛不再困擾你
喉嚨痛雖然常見,但絕不應該被忽視。記住以下關鍵要點:
- 了解自己的喉嚨痛類型,選擇對症的治療方法
- 穴位按摩可紓緩喉嚨痛
- 根據體質選擇適合的中藥茶飲,溫和調理
- 注意日常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 出現警示症狀時,務必及時求醫
- 預防勝於治療,培養良好生活習慣
預約專業中醫諮詢
如果你正飽受喉嚨痛困擾,或想了解更多個人化的中醫養生方案,請點擊下方按鈕或在聯絡表單查詢或預約,找出你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如有任何健康問題,請諮詢合格的中醫師或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