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症治療是甚麼?
痛症治療是回應身體的溝通方法。疼痛是身體發出的警號之一,有可能是告訴我們身體局部有「炎症」,也有可能是告訴我們有肌肉、骨頭、關節等錯位,疼痛是一種身體向我們表達需求的溝通,因此痛症治療不應該只是單純止痛,而忽略了疼痛背後的原因。
痛症治療應該怎麼選?
針灸治療適合的痛症種類
針灸痛症治療適合大部分的痛症,例如肩頸痛、肩周炎、網球肘(肱骨外上髁炎)、媽媽手(狹窄性肌腱滑膜炎)、腰痛、坐骨神經痛、膝痛、足底筋膜炎等等。
針灸痛症治療的原理
◊ 以中醫陰陽氣血和經絡臟腑為基礎理論
「不通則痛」,中醫針灸痛症治療主要是通過疏通氣血經絡,令壅塞的氣血不再停滯在局部,包括氣滯、血瘀、痰濕、濕熱等,從而消除疼痛和平衡經絡臟腑氣血。
「不榮則痛」,過度空虛的經絡穴位也可以出現痛症,此類型的痛症會表現為喜歡揉按,並且在按壓時疼痛會減輕。針灸能令氣血聚匯在空虛的經絡穴位中,改善痛症問題。
◊ 以解剖學和神經生理學為基礎
通過刺激局部肌肉、神經系統等,讓身體產生緩解疼痛的化學物質或放鬆肌肉,來達到舒緩止痛的效果,並且可加速血液循環、促進組織癒合。在治療神經相關的痛症時,很常要配合相對強的手法或電針治療,達到更明顯效果。
中醫針灸痛症治療
中醫針灸痛症治療或會在疼痛病灶的局部進行手法疏通氣血,或會在遠端的穴位調整整體經絡的氣血平衡,因此很常有頭痛不針頭而針腳的情況出現。常見的中醫痛症治療針灸方法有:
◊ 用毫針在穴位行氣或進行手法,疏通經絡氣血,適用於急性痛症和慢性痛症。
◊ 在特定穴位放血,適用於急性痛症消腫止痛,或久病入絡的頑固痛症。
◊ 艾灸治療能溫通經絡,適用於寒性、氣虛、陽虛或濕重的痛症,此類型的疼痛一般會在冬天或陰雨天加重,並且熱敷後能舒緩疼痛。
中藥治療適合的痛症種類
中藥痛症分內服中藥和外敷藥物,內服中藥主要適合虛性或全身性的痛症,例如腎虛腰痛、老年退化性膝痛、周身疼痛等等,外敷藥物主要適合局部性疼痛,並且無皮膚過敏或懷孕的人士。
中藥痛症治療的原理
◊ 內服中藥調理體質
註冊中醫師處方的中藥可以針對性治療痛症,主要以補益氣血、溫經散寒、行氣通絡、活血化瘀、利水祛濕五大方面為主,根據痛症的病因病機而調整治療比例,有效治療痛症,並可以改善體質,平衡體內陰陽,預防痛症復發。
◊ 外敷藥貼通絡止痛
外敷藥物是透過皮膚吸收藥效止痛,主要作用於經絡不通的痛症,原理以溫陽通絡、活血化瘀為主,因此孕婦或特定人群或不適合外敷藥物。
中醫中藥痛症治療
◊ 內服中藥痛症治療主要針對因體虛而出現的痛症或全身性的痛症,例如腎虛腰痛常使用如杜仲、巴戟天等補腎中藥;陽虛膝痛可能會用到附子、細辛等溫陽散寒中藥。另外,內服中藥痛症治療可以有效治療內科問題的痛症,包括因腸胃不適而出現的腹痛、因心臟不適而出現的胸悶胸痛、因腎石而出現的腰痛等等。適用於因臟腑問題或全身性、不定性的痛症。
◊ 外敷中藥痛症治療比較常見於止痛藥貼、跌打敷藥、跌打酒、活絡油等等,外敷藥物一般可以加速痛症復原或有消腫止痛效果,適用於病在經絡及局部的痛症問題。
正⻣推拿治療適合的痛症種類
對於伴有⻣架錯位的痛症,正骨及推拿是不二之選。推拿正骨手法分為硬性和軟性,因暴力創傷而出現關節錯位的痛症問題多用硬性正骨(包括坊間常說的中醫「啪骨」);軟性手法(包括筋膜治療)可以更有效調整因不良姿勢而出現的骨架體態問題。
正骨推拿痛症治療的原理
◊ 回復骨架關節位置
正骨推拿手法能調整骨骼、關節和軟組織(肌肉、韌帶等)的位置,讓它們回復正常的位置,除了可以以解除痛症部位的壓力、改善血液循環,亦能調整身體骨骼平衡,長久根除痛症。
◊ 疏通經絡,暢順氣血
道路不平,則交通不順,我們的身體也是,如果骨頭、關節不正,氣血自然不通。正骨推拿手法能回復骨頭和關節錯位,經絡通暢了,氣血才能正常運行,回復陰陽平衡。
正骨推拿痛症治療
◊ 中醫正骨推拿治療主要用於治療各種骨骼、肌肉和軟組織的疾病,治療方法包括拔伸牽引、揉捏彈撥等手法,以矯正骨骼結構,緩解肌肉緊繃,增加關節活動度,改善血液循環,並促進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除了可治療一般痛症外,亦可以處理關節錯位、骨折、脫位等嚴重問題。
◊ 小兒推拿是常用治療小兒內科疾病的手法,特別適合初生嬰兒至6歲小童,可用於腸胃保健、增強免疫力、退燒,亦可用於治療小兒腸胃問題(包括食積、消化不良、不吸收、便秘、泄瀉等)、感冒、睡眠不安哭鬧等等。小孩子一般怕治療,太小又未必適合喂服藥物,小兒推拿是寓治療於玩樂,用互動及類似玩耍的方法,為孩子改善健康、治療不適。
手術適合的痛症種類
手術治療一般用於比較嚴重的結構問題,例如腰椎滑脫、粉碎性骨折、膝十字韌帶斷裂,或已嚴重影響日常活動的關節退行性病變(關節退化)等。
手術痛症治療的原理
◊ 更換關節
最常見的是髖關節置換手術或膝關節置換手術,關節置換手術是指以人工關節代替原本已退化的關節,手術會將病變受損的骨和軟骨切除,然後於關節的表面裝上人工關節,再用骨水泥或非骨水泥的方法將其固定。下肢是我們承受體重的部位,若因嚴重退化而無法行動,會大大影響我們的生理及心理健康,長期無法自由活動,也會進一步令氣血不通,加重痛症問題。
◊ 骨頭或軟組織固定
當出現可能移位的骨折問題、嚴重的脫位、韌帶斷裂等問題時,使用手術固定及重建就是必要的治療。
止痛藥痛症治療
◊ 止痛藥有很多種,一般容易購買的口服止痛藥主要是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和撲熱息痛(Paracetamol),前者有消炎作用,後者雖然相對安全,但沒有消炎作用。市面上比較流通的止痛藥 必理痛(Panadol)主要用於緩解疼痛和降低發熱,它含有活性成分撲熱息痛[1]。疼痛時服用止痛藥雖然可以減輕痛苦,但並不代表已經治療痛症,長期單純依賴止痛藥,可能會出現耐藥性,即需要服用更大的藥量才能止痛的情況,因此若長期服用止痛藥,建議先向醫生查詢。
[1] Team, C. by Mimso. (n.d.). Panadol. Panadol Full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Dosage & Side Effects | MIMS Hong Kong. https://www.mims.com/hongkong/drug/info/panadol?type=full
-
蔡蔡醫師的痛症病案分享(一)
年輕男士工作勞損 手麻痺疼痛無力
陳先生(化名)是位約30歲的廚師,在廚房裡工作時,需要經常使用沉重的廚具,而且在快節奏的工作環境中,陳先生一天工作接近十小時,近乎沒有休息時間,不是在煮食,就是在預備食材。工作不到一年,陳先生的身體開始吃不消,右手出現明顯麻痺及疼痛,右手中指、無名指、小指的麻痛特別嚴重,嚴重時右前臂、手肘和上臂都會伴隨明顯疼痛,甚至右手無法用力,嚴重影響工作和日常。疼痛出現約兩週後,陳先生終於前來求診。
蔡蔡醫師在檢查後,判斷陳先生是因為右手長期過度負重,導致右上臂、前臂的肌肉過度緊張,無法放鬆,因此正中神經和尺神經受壓,出現右手麻痺及疼痛,幸好陳先生的神經未受到嚴重損傷,因此蔡醫師判斷單純放鬆肌肉已可以有明顯療效。由於陳先生的麻痛已出現了兩個星期,蔡雪筠中醫師除了在右上肢進行針灸治療,放鬆局部肌肉外,亦選取了一些遠端的中醫穴位疏通氣血。
在第一次針灸後,即時陳先生的麻痛已經大幅減少,右手握力亦回復了約七至八成,但因為針灸穴位仍然痠脹,右手無法好好用力,蔡蔡醫師建議陳先生先回家休息一天,手部的麻痛會在休息後繼續改善,但要切記盡量避免提取重物,工作時也應每二十分鐘活動一下手部,舒緩肌肉疲勞。兩天後陳先生覆診時,麻痛已非常輕微,而且已可以回復正常工作。
蔡蔡醫師的病案分析 –工作勞損休息不足 容易引致損傷
長期重覆使用同一組肌肉可以引致勞損,初期勞損就要是出現肌肉及韌帶等軟組織的炎症,出現局部紅腫熱痛,長期的勞損可以加速骨骼變形、神經受損、骨刺增生等等問題,影響深遠。
如果因工作關係,需要經常進行重複性動作,建議可以每連續工作15至20分鐘,稍作休息,即使只是15秒的休息也會有助減低受傷機會,休息時可以輕輕晃動相關的關節,或輕輕拍打緊張的肌肉,加速肌肉放鬆。另外在工作後,建議用熱水袋或暖包熱敷局部,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如需要負重工作,建議在受傷前已開始配戴護腕、護肘等保護工具,減低出現痛症及受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