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觀點
本文從中醫角度深入探討壓力與失眠的關係,為香港讀者提供實用的治療方案和養生建議:
- 壓力與失眠的惡性循環:從中醫理論解釋壓力如何導致氣滯血瘀、肝氣鬱結,進而引發失眠;同時失眠又會加重心理壓力,形成惡性循環。
- 三大中醫治療方法:詳細介紹針灸、中藥和艾灸三種治療失眠的方法,包括適用穴位、常用藥材及適合人群,讓讀者了解不同治療方式的特點。
- 真實臨床案例分享:透過30歲職業女性的失眠治療經歷,展示香港中醫運用「養陰潛陽」治療方案配合養生方法泡足助眠。
- 針對性失眠食療建議:根據不同體質和失眠原因,蔡雪筠中醫師推薦四種實用食療方案,包括杞子小米粥、山楂麥芽茶、菊花茶和百合蓮子糖水。
- 日常養生四大要點:提供作息規律、飲食調理、情志調養和適度運動的具體建議,幫助香港讀者從生活習慣入手改善睡眠質量。
- 專業中醫指導的重要性:強調長期失眠患者應尋求註冊中醫師的個性化治療方案,從根本上解決壓力與失眠問題。
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與失眠問題已經成為許多香港人面臨的重大健康挑戰。當我們長期承受工作、人際關係或生活上的壓力,這些負面情緒會不斷累積,最終嚴重影響我們的睡眠品質。
這種影響往往表現在多個方面:有些人會在床上輾轉反側,無法入睡;有些人雖然能入睡,卻容易在半夜驚醒;還有一些人會遭遇早醒的困擾,醒來後難以再次入睡。這些睡眠問題不僅影響我們的休息質量,更會進一步加重我們的精神壓力。
壓力與失眠的關係
從中醫角度,壓力過大會導致氣滯血瘀,影響人體的陰陽平衡。長期處於壓力狀態下,容易造成肝氣鬱結或心神不寧,進而影響睡眠。言而,當已經有多天失眠後,睡覺又會變成一種壓力,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同步解決壓力問題和改善失眠能更快回復正常的健康睡眠。

中醫治療失眠的方法
失眠針灸治療
針灸治療可以通過刺激特定穴位來調節人體的氣血運行,平衡陰陽,有助效舒緩壓力,改善睡眠質量,從而治療失眠。常用穴位有印堂穴、百會穴、三陰交穴等。適合失眠針灸治療的人士包括肩膊緊、精神緊張、壓力大、更年期失眠、難入睡等。
改善失眠中藥
體虛的人士也容易失眠,尤其是有虛火的情況下,會容易想太多而難入睡,或半夜醒來。註冊中醫師為失眠人士處方的中藥可以有效助眠,改善睡眠質量。常見的安神助眠中藥包括酸棗仁、龍眼肉、遠志等等。適合失眠中藥治療的人士包括體質虛弱、夜間潮熱、夜間足冷、煩躁、多夢易醒等。
失眠艾灸療法
體質虛寒的女士或老人家也很常會出現失眠問題,艾灸治療可以溫經散寒、調補陽氣,有助改善睡眠質量,治療失眠。常用的艾灸穴位包括氣海穴、關元穴、足三里穴等。適合失眠艾灸療法的人士包括體質虛弱、怕冷、夜間足冷、難入睡等。
真實個案分享:失眠困擾事業型女士 中醫治療重拾安睡
陳女士(化名)是位約30歲的事業型女士。隨著工作壓力日益增加,她的睡眠質量逐漸下降。近一個月來,失眠情況明顯加重,每週都有好幾天完全無法入睡。此外,陳女士近期出現明顯的情緒問題,只要稍微放鬆就會不能自控地哭泣。由於不知如何改善這些症狀,感到無助的她決定前來求診。
醫師分析- 陰陽兩虛 嚴重亞健康症狀
蔡雪筠中醫師在問診時發現陳女士無意識地壓抑自己的情緒和想法,將自己樂觀正向的一面展露給其他人,這個習慣會令陳女士內在的心理壓力不自覺地增加,繼而出現如呼吸不暢、心悸和心口刺痛等亞健康症狀。久而久之,陳女士除了出現情緒和睡眠等嚴重健康問題,亦過度耗損她的氣血,氣血不足時身體又更難恢復,形成惡性循環,漸漸發展性陰陽兩虛。
醫師建議- 養陰潛陽治療失眠 泡足助眠
蔡雪筠中醫師認為,只要根據個人體質採用適當的養生方法,許多與習慣相關的健康問題都能得到改善。針對陳女士的情況,蔡醫師先以針灸平衡陰陽,恢復體內氣血運行,配合中藥陰陽雙補。同時叮囑陳女士每晚用約四十至五十度的溫水泡足。當晚,陳女士已久違地安然入睡。覆診前雖然睡眠仍有反覆,但整體睡眠質量已有明顯改善。
失眠吃什麼最好?中醫失眠食療推薦
根性個人體質和失眠原因,每個人所需的食療方案都各有差異,根據中醫理論,食物具有不同的性質和功效,可以針對性地調理身體失衡狀態。以下是幾種不同的食療建議和合適人群:
杞子小米粥
合適人群:經常加班工作的失眠人士
食療功效:能補腎氣、清虛熱,有安神助眠的功效。
可以單獨使用小米或和配合白米一起,加上枸子一起煮粥食用。
山楂麥芽茶
合適人群:因為壓力導致消化不良影響睡眠的人
食療功效:如果是因為壓力導致消化不良影響睡眠的人,可以嘗試山楂麥芽茶,它能幫助消化和舒緩情緒。
菊花茶
合適人群:經常熬夜或因壓力導致上火而失眠的人士
食療功效:菊花有清熱降火、平肝明目的作用,可以降火助眠。
每天用3-4朵胎菊泡水飲用,可加入少量蜂蜜。
百合蓮子糖水
合適人群:經常勞心傷神的人士
食療功效:百合和蓮子都有養心安神的作用,可以幫助改善睡眠質量。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食療方法應根據個人體質和具體情況來選擇。如果失眠問題嚴重或長期存在,建議諮詢註冊中醫師,制定更適合的個人化治療方案。
改善失眠穴位建議
以下是香港中醫建議有助紓緩失眠的穴位,適合在睡前自我按摩,有助放鬆身心、促進睡眠:
安眠穴
位置:位於耳後,乳突下端與風池穴連線的中點。
功效:專門針對失眠,有鎮靜安神的作用。
按摩方法:用食指和中指同時輕揉兩側穴位,約1-2分鐘。


神門穴
位置:位於手腕內側,小指側的腕橫紋上。
功效:寧心安神,改善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狀。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壓穴位,每次按壓3-5秒,重複10-15次。
三陰交穴
位置:位於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約四指寬,脛骨後緣。
功效:健脾養血,滋陰安神, 特別適合女性失眠患者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壓穴位,力度適中,每側按摩3-5分鐘。


太衝穴
位置:位於足背,第一、二趾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處。
功效:疏肝解鬱,平肝潛陽,適合因情緒壓力導致的失眠。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壓穴位,由輕到重,每側按摩2-3分鐘。
注意事項:
- 按摩時力度要適中,以感到酸脹為宜,避免用力過猛。
- 建議在睡前30分鐘至1小時進行穴位按摩。
- 配合深呼吸放鬆,效果更佳。
- 如失眠問題嚴重,建議諮詢香港註冊中醫師,進行專業針灸或處方中藥治療。
中醫失眠養生建議
除了治療,中醫還強調日常養生的重要性,透過特定的日常保健,我們幫助改善睡眠質量。
- 作息規律: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順應自然規律,定時睡覺和定時起床有助調節我們的生理時鐘。
- 飲食調理:避免刺激性食物,晚餐不宜過飽。另外食用個人體質適合的食療也有幫助睡眠,例如捱夜有虛火的人士可以飲用胎菊蜂蜜水助眠。
- 情志調養:學會放鬆心情,培養積極樂觀的態度。睡前可以進行瑜伽、冥想等幫助放鬆的活動。
- 適度運動:如太極、八段錦等,每天練習15分鐘,可以調節氣血,緩解壓力,改善失眠。
結語
壓力和失眠是相互影響的健康問題,運用中醫的整體觀念,從多個角度調理身心,可以有效緩解壓力,改善睡眠質量。若失眠問題持續,建議及時就診,在註冊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個性化治療,及早改善身心健康問題。
常見問題 FAQ
壓力失眠看中醫有效嗎?
許多香港失眠患者經中醫治療後,都能明顯改善失眠問題。中醫會根據患者的體質和失眠原因,採用針灸、中藥、艾灸等方法,配合個人化的養生建議,從根本上調理身體, 改善睡眠質量。
失眠多久需要看醫生?
如果失眠問題持續超過2週,每週出現3次或以上,或已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表現,建議及早治療,防止失眠問題惡化,避免形成慢性失眠。註冊中醫師會根據你的具體情況,制定個人化的失眠治療方案。
中醫治療失眠要多久?
中醫治療失眠的療程因人而異。若失眠由單一原因引起,患者往往在首兩次治療後已有明顯好轉。但若屬體質因素導致的慢性失眠(長期失眠),通常需要較長時間調理,約1至3個月才能見到明顯改善。治療期間,患者需配合中醫師的建議,保持規律作息和良好生活習慣,方能達到最佳療效。
失眠睇什麼醫生?
除了精神科醫生,註冊中醫師也是不錯的選擇。香港中醫師會先了解你的體質和失眠原因,然後根據你的健康需要,採用針灸、中藥或艾灸等治療方法,配合個人化的養生建議,從根本上調理身體,改善睡眠質量。對於輕度失眠,也可以先嘗試本文介紹的穴位按摩和食療方法。
失眠如何快速入睡?
蔡雪筠中醫師建議可以嘗試以下方法快速入睡:
(一)睡前30分鐘按摩神門穴或太衝穴等穴位,每個穴位按摩2-3分鐘
(二)用溫水泡腳15-20分鐘,水溫約40-42度,可加入艾葉或薰衣草。
此外,保持臥室環境舒適安靜,避免使用電子產品,並配合腹式呼吸放鬆身心,這些方法都有助於快速進入睡眠狀態。



